為什么車貸業務是汽車金融的主力軍?
截至目前為止,2017年8月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2090家左右,其中有450家正常運營平臺與銀行完成存管系統對接并上線。
隨著P2P網貸行業的興盛,國內網貸平臺也如雨后春筍般紛紛涌向市場,隨之誕生的各種信用貸、車貸、房貸、企業貸等等借貸項目讓人眼花繚亂。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車貸模式”大有成為行業領軍之勢,不僅是投資人,連平臺自身也偏愛車貸。以信融投資為例,平臺一直專注車貸業務,并堅信車貸終將成為未來發展主流方向。
據信融車貸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為止,2017年8月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2090家左右,其中有450家正常運營平臺與銀行完成存管系統對接并上線。其中涉及車貸業務正常運營的平臺有544家。截止2017年8月網貸行業車貸平臺業務總成交量約為229.8億元。
對網貸行業而言,車貸業務受平臺和投資人熱捧的主要因素是風險在一定程度上相對可控。另外,銀監會發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對借款金額的最高額度進行限制。《暫行辦法》規定,同一自然人在同一平臺借款限額20萬,同一自然人在多個平臺借款限額100萬,公司或組織在同一平臺借款限額100萬。因此車貸小額資產成了眾相爭搶追捧的對象。其三,車貸作為眾多金融產品中相對成熟且有實物的借款模式,在與《暫行辦法》借貸限額這一項指令上無縫吻合。且安全系數相對較高,因為有車輛作為抵/質押物,貸款金額按市場估值4~7成借款,就算逾期和壞賬都易被控制,對車貸平臺和投資人的影響相對較小。
為什么說車貸市場熱度持續攀升?這就要從車貸自身的優勢說起!
其次,車貸風險較小。車貸主要分為抵押和質押兩種。抵押是不扣車,抵押貸款的車主在抵押后繼續擁有該車使用權。而質押是車交由平臺看管,車主沒有使用權。目前車輛質押的借款額度通常為車輛評估價格的85%以內,就算逾期不還款,處置資產也不怕汽車貶值,風險較小。
再次,車貸戰略定位明確,符合監管要求。自去年8月發布了網貸監管辦法規定,大量平臺開始朝著“小額、普惠”方向轉型,避開銀行主營的大額企業信貸業務、房貸業務等,轉戰門檻低、額度小的車貸業務,從而更好滿足中小微企業和個人投融資需求。
隨著車貸行業的日益規范,汽車融資租賃在中國更是蓬勃發展。強力監管整改后的狀態讓數據說了真話,其效果也尤為明顯。小而分散的優勢及特征在車貸上體現的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