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民生信用卡中心被罰!眾多持卡人稱遭暴力催收
6月2日,中國光大銀行信用卡中心、中國民生銀行信用卡中心因信用卡催收嚴重不審慎分別領到80萬元罰單。
違規催收遭重罰
6月2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以下簡稱北京銀保監局)連發兩張罰單:
中國光大銀行信用卡中心(以下簡稱光大信用卡中心)因信用卡催收嚴重不審慎,被責令改正,并給予合計8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處罰日期為今年5月26日。
中國民生銀行信用卡中心(以下簡稱民生信用卡中心)也于同日受到責令改正、罰款80萬元的處罰,違規事由和光大信用卡中心如出一轍。
暴力催收投訴多
今年3月,銀保監會發布了《關于2021年第四季度銀行業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通報顯示,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接收并轉送的銀行業消費投訴中,涉及信用卡業務的投訴最為集中,占投訴總量的比重為49.6%。
到底是什么違規行為引發大量投訴呢?
民生信用卡在該平臺上有近600條催收投訴。消費者駱小姐5月28日投訴稱,自己在和銀行協商好分期還款后,一大早收到兩條催收短信,內容為“你已被我行正式列為起訴人員,開庭文書將快遞發送戶籍地址,請下午3點前處理可撤案”。多數投訴人反映,民生信用卡中心催收人員采取上門恐嚇、連續打電話等方式催收。
規范信用卡催收
今年1月1日,中國銀行業協會下發的《信用卡催收?作指引(試行)》(以下簡稱《指引》)開始執行。
《指引》明確,催收人員未經債務?同意,嚴禁在晚10點后?早8點前進?電話、外訪催收,通話頻次要控制在合理及必需的范圍內。
《指引》要求,嚴禁對與債務無關的第三?進行催收或騷擾,聯系第三?不得透露債務?的詳細欠款信息和欠款金額,但可詢問債務?的聯系信息,或請其代為轉告債務?與銀行聯系;當第三?明確要求不得聯系時,經確認其為無關第三?,則催收?員應限制后續聯系?為。
5月19日,銀保監會發布《銀行保險機構消費者權益保護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對催收行為做了禁止性規定,不得存在:未經法定程序或消費者同意,向不具有償債義務人員告知具體債務信息和個人敏感信息;冒用行政機關、司法機關等名義實施催收;采取暴力、恐嚇、欺詐、威脅等不正當手段;采用其他違法違規和違背公序良俗的手段進行催收。
催收機構冒充公檢法人員催收,給借款人親戚朋友打電話和發短信,惡意騷擾等催收行為屬于軟暴力催收,是監管部門明確禁止的違法行為。
如果消費者遇到假冒公檢法催收或者上門催收行為,可以要求催收人員提供詳細工作單位、聯系方式,及時保留證據,然后向監管機構投訴或者報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