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個人資料四年級(追憶“一代宗師”梅蘭芳)
殘春倦眼,
容易花前換。
萼綠華來芳晼晚,
消得閑情詩卷。
天風一串珠喉,
江山為祓清愁。
家世羽衣法曲,
不成凝碧池頭。
梅蘭芳,(1894年10月22日一1961年8月8日)男,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北京人,祖籍江蘇泰州,名瀾,又名鶴鳴,乳名裙姊,字畹華,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清光緒二十年出生于北京的一個梨園世家。
梅派京劇
梅蘭芳八歲學藝,11歲登臺。梅蘭芳是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演員,“四大名旦”之首,“梅派”藝術創始人;同時也是享有國際盛譽的表演藝術大師,其表演被推為“世界三大表演體系”之一。
在西方人的眼中,梅蘭芳就是京劇的代名詞,他的代表劇目有《貴妃醉酒》、《霸王別姬》等;昆曲有《游園驚夢》、《斷橋》等。
梅蘭芳是中國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表演藝術家,舉世聞名的中國戲曲藝術大師,所唱戲曲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世稱“梅派”。
勤學苦練鑄經典
兒時學戲,都說他“言不出眾,貌不驚人”。
他的第一位師傅名叫朱小霞,是一位略顯刻板的老師。
當梅蘭芳面對最基本的唱段的開頭幾句,怎么學都不能上口的時候,朱師傅氣得撂挑子不干了,并扔給梅蘭芳一句話:“祖師爺沒賞你這口飯吃!”
之后,梅蘭芳大哭一場,并暗下決心,非要吃祖師爺這碗飯不可。
后來,在跟著其他老師學藝的時候,不管再苦再難,梅蘭芳都咬牙堅持。
我是個拙笨的學藝者,沒有充分的天才,全憑苦學?!诽m芳
正是這份笨拙的苦學精神,使他成為比女人還美麗的男人。
著名戲劇家田漢曾說 “梅蘭芳是一座藝術的寶山”,這座寶山是勤學苦練鑄就的,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從中汲取養分和力量,不斷進取,為新時代的戲曲事業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藝術大師的多重身份
陳毅曾說:“人無完人,可是梅蘭芳是我們中國的一代完人?!边@絕非溢美之詞,而是對梅蘭芳一生高度而準確的概括。
他的一生,是從畹華到梅蘭芳的驚艷轉身,更是眾人口中的梅先生、梅郎、梅博士、梅老板、梅院長……
階段不同,稱呼不同,唯一不變的是他溫潤的氣質,翩然完成自身的藝術追求,也引領和見證了中國京劇藝術的時代走向。
京劇大師不僅戲好,書畫造詣也是讓人驚嘆。
梅蘭芳與書畫之淵源很深。他曾向名畫家王夢白學習繪畫,后來又相繼拜師齊白石、陳半丁、姚茫父等諸位繪畫大師,其作品清麗秀雅、神形兼備,有深厚的藝術修養。
梅蘭芳對書法也下過大功夫。他的書法則以行楷書為主,小楷尤精,直追二王《樂毅論》《黃庭經》《十三行》等魏晉經典古風,可見眼界頗高。
能屈能伸 德藝雙馨
在50余年的舞臺生涯中,梅蘭芳不僅發展和提高了京劇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藝術,形成了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流派,更以其“君子人格”成為德藝雙馨藝術家的代表。
梅蘭芳大師是把中國京劇藝術傳播到世界的先驅,他促進了中國戲劇和文化的國際交流。
1919年梅蘭芳第一次去日本,當時就出現了“萬人空巷看梅郎”的場面。1924年,日本一個很有名的劇場地震后重建落成,邀請了包括日本國內的、國外的許多劇團演出慶祝。
這也是梅蘭芳第二次出訪日本演出,得到的評價是——來了這么多的劇團,水平最高的是梅蘭芳。
1930年梅蘭芳出訪美國、1935年出訪蘇聯,這兩次演出應該說是中國最高水平的京劇藝術第一次向西方展示。尤其他在美國的演出,熱烈的反響、轟動的效應,也是中國的戲劇第一次得到了西方戲劇界的承認和肯定。
梅蘭芳的出訪使中國的戲曲躋身于世界之林,同時也使中國的文化傳播到了國外。
在日本侵略中國后,為了避免被日本人喊去唱戲,梅蘭芳無奈地蓄起了胡須,并且要改掉每天吊嗓的習慣。
可想而知,一個把唱戲融入進生命的人要硬生生把這些割舍掉究竟會有多么的難過。
然而最讓人揪心的還不是這些,為了推脫掉那些日本人的邀約,對疫苗過敏的他竟然請醫生給自己連打三針,制造出發燒的病狀。
當醫生看到他的病態不忍再打的時候,他仍然執意要打,差點因此而喪了命。
豐子愷曾感嘆:茫茫青史,為了愛國而摔破飯碗的“優伶”,有幾人歟?
梅蘭芳便是如此無疑,為了內心的堅守從沒有在意過身心受傷;另一方面,他還要解決戲班里所有人的生存問題。
入不敷出時,梅蘭芳不得不靠畫畫,賣古董來為生。
有人說,梅蘭芳是一個溫柔的抵抗者。
梅蘭芳用自己執著的行為和堅定的信念,維護著摯愛的戲曲。
梅蘭芳演繹了京劇的靈魂,是民族的大師,國粹的塑造者,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