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58行情(113610行情)
150158行情:周五滬深兩市股指集體小幅低開,兩市全天整體上維持震蕩走勢,尾盤在鋼鐵、券商的帶動下,稍稍有所拉升。創業板指今天較主板更強,低開高走,尾盤收在最高點附近。上證50和滬深300指數今天表現較弱,雙雙小幅收跌。截至收盤,滬指上漲0.06%,報收3390點;深成指0.06%,報收11307點;創業板下跌0.68%,報收1855點。
騰龍35-150mm f2-2.8和50-400mm f4.5-6.3這兩支鏡頭,現在開始售賣了,很多用戶要求介紹一下這兩支鏡頭。的確這兩支鏡頭從去年消息發出后就吊足了索尼用戶的胃口(佳能尼康用戶很羨慕~)。昨天我們拿到了這兩支鏡頭,半天時間就拍了1000多張照片,今天先聊35-150mm著支鏡頭,下期我們再聊另一只鏡頭。
PS:本次從個人使用體驗來聊這支鏡頭,關于這支鏡頭的評測網上有很多,就不重復各項測試的參數對比。帶有主觀性,僅供參考。
思考:這是一只針對誰的鏡頭?
這只鏡頭的焦段是第一次打破攝影對鏡頭的認知,焦段從經典的35mm到150mm,這個焦段不算驚奇,讓人感到驚奇的是,騰龍把光圈做到 F2-2.8的超大光圈,是不是買了這支鏡頭就可以省掉一堆的定焦鏡頭呢?畢竟從35mm到150mm有太多定焦鏡頭,35mm、50mm、85mm、135mm。
這是很多人的一個希望。在微單時代,鏡頭在改變游戲規則,之前一只佳能28-70mm F2一推出后,我就有這樣的想法,期望很高。
上市后我第一時間體驗了這支鏡頭,發現它與我最初的想法并一樣,并勸解大家購買慎重考慮這支鏡頭。原因有3點:1.體積太大太重(口徑達到了恐怖的95mm,重量達到了1430克),搭配微單小機身極其不和諧;2.這個焦段不是我常用的焦段,人像拍得少,長焦缺失使用率低;3.價格太貴(這才是主要原因)。那么騰龍35-150mm f2-2.8是否會與佳能28-70mm F2一樣呢?在文末會詳細說我的使用。
現在大家思考一個問題:騰龍這支鏡頭適合誰?第一:人像攝影師;第二:街拍愛好者;第三:風光攝影師……感覺前兩者是最適合的。
第一印象:沒有想象的那么大,那么重
拿到這支鏡頭,自然想起使用佳能28-70mm F2的情景,就怕期望太高,最終變成失落。還好,拿到騰龍35-150mm f2-2.8的那一刻,沒有失望,甚至有點小驚喜。下面我們先看看它的參數:
騰龍35-150mm F2-2.8 Di III VXD
主要性能參數:
焦距:35-150mm
最大光圈:F2-2.8
鏡片結構:15組21片
光圈葉片:9葉片
最近對焦距離:0.33m(廣角端)/0.85m(長焦端)
濾鏡口徑:82mm
最大直徑:89.2mm
鏡頭長度:158mm
重量:1,165g
鏡頭卡口:索尼E卡口
索尼A7m3搭配騰龍35-150mm f2-2.8的整體效果,還算比較協調,不是那么突兀。鏡頭加上機身的重量1730g,這套組合的重量對大多數人來說并不算重量。我拿這套器材拍攝了半天時間,感覺是很輕的。
這套器材拿在手上的效果,操控手持感不錯。這個分量拿在手中感覺沉穩,有利于拍攝的穩定性。
變焦環和對焦環的操控,粗大的豎條紋便于操控。手動對焦和變焦時阻尼適中,操作手感細膩。在操控中,值得一說的是,這枚鏡頭對焦很安靜,幾乎沒有震動,這可以是采用了線性馬達對焦機構(VXD),對焦速度還算很快的。這個速度的反應是否滿足街拍的需求?在后面的測試我會根據實際情況來說。
超大光圈:拍攝優勢明顯
很多人買這支鏡頭就是沖著最大光圈來的,最大光圈能否使用,效果如何?下面看看拍攝的效果。注:本文圖片均為原圖。
焦段:35mm,光圈:f2
焦段:57mm,光圈:f2.2
焦段:150mm,光圈:f2.8
從這個光圈變化來看,雖然它不是一只恒定光圈的鏡頭,但在最長端的焦段依然可以用到f2.8的光圈。從上面簡單的測試來看,最大光圈是可以放心使用,由于鏡頭采用9葉片,15組21片的結構,因此光斑的效果也是非常的圓潤。
焦段:143mm,光圈:f2.8
晚上拍攝人像的效果,大光圈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長焦端也能輕松手持拍攝。對于喜歡拍人像的人來說,這支鏡頭是一只非常理想的選擇,焦段從廣角到長焦人像最佳焦段都覆蓋,最大光圈可用。本次體驗沒有去專門拍人像,我更多的是掃街的體驗。
掃街:除了焦段你最看重什么?
對我來說,這支鏡頭最大的誘惑就是用它去掃街。有這么大的光圈,晚上拍照毫無壓力,下面看看它的體驗如何。對我來說,感受最明顯的就是對焦速度,拍到是最重要的,至于畫質和其他的并不是最重要的。這支鏡頭的對焦速度如何?
焦段:39mm,光圈:f2
我選擇移動的對象,用廣角拍,能夠快速抓拍住遠處的移動對象。
當對象走近時,這張拍虛了,對焦沒有來得及?;蛟S是我的反應慢了,這個距離很近了,不敢再拿起相機近距離懟人拍。
焦段:119mm,光圈:f3.5
焦段:145mm,光圈:f3.5
用長焦拍攝街上的汽車和摩托車,對焦反應是非常的快速。當然也有拍攝失利的情況,排出個人的反應的原因,還有就是鏡頭的反應時間,與我使用佳能的70-200相比,感覺順滑度還是略遜一籌。使用佳能的70-200抓拍快速的對象,從沒讓我失望過,這或許與我對這只太長太熟悉的原因有關。對這只鏡頭的反應速度我還是滿意的。
焦段:150mm,光圈:f2.8
對不動的對象,使用這只鏡頭毫無壓力,你能在這只鏡頭上體驗到手起刀落的順滑感。
焦段:36mm,光圈:f2.5
焦段:150mm,光圈:f2.8
焦段:150mm,光圈:f2.8
焦段:101mm,光圈:f2.8
焦段:67mm,光圈:f2.5
焦段:39mm,光圈:f2.5
由于拍攝的體驗都在晚上,我盡量使用最大光圈來完成拍攝。就成像效果來說,這只鏡頭的表現給我預料之中略有驚喜。由于有超大光圈的優勢,整個過程中我的相機ISO設置沒有超過1000,就能保持一個安全的快門速度。廢片率不足5%,主要原因在對焦反應不及時,基本能做到指點打點,畫質讓人放心。
這次只是對這只鏡頭的粗略感受,至于它在色散、邊緣畫質這些嚴謹的測試,網上有很多評測,大家感興趣可以去查一些相關的介紹。就我個人的體驗來說,還是非常滿意的一只鏡頭。如果給它打分,可以打85分以上。主要表現在幾點:1.體積與重量可接受;2.超大光圈可用;3.一只可以做出快速反應的鏡頭;4.畫質表現令人滿意。要說缺點,目前真沒有找到(使用時間不長,還沒有找到)。對于索尼用戶來說,這只鏡頭真的是一只可以改變你對之前鏡頭的刻板印象。是一只不會讓你失望的鏡頭。
作為佳能用戶,只有羨慕的份,或許尼康微單用戶很快就能體驗到這只鏡頭,佳能用戶估計就遙遙無期了。這里也希望佳能也能考慮一只類似的鏡頭,把重量控制好,犧牲一點畫質,用戶完全可以接受。這樣使用率極高的鏡頭,佳能尼康不是不想出,估計用戶嘗到了甜頭,一堆牛頭不好賣了。利潤最大化才是他們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