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熔斷機制是什么?股市熔斷是什么意思?
大盤熔斷機制是什么?股市熔斷是什么意思?
在股市炒股,必須熟悉各種股市術語。有些術語我們可能聽過,但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比如股市大起大落,很多投資者都不太了解。所以,小編會帶你去解釋大盤熔斷機制是什么意思。
想對比外國擁有成熟的熔斷機制市場來說的話,雖然我國目前為止仍然沒有,但是卻曾經擁有過。簡單來說,熔斷就是防止風險設定一個漲跌的峰值。達到這個峰值,就會觸發熔斷,市場暫停交易或者停止交易。
比如a股的熔斷價格,以前是5%和7%。是指當大盤漲跌到5%時,系統會停止價格申請暫停交易,類似于熔斷原理,設定價格就是熔斷的保險絲。
2015年12月4日,深交所, 中金所,上交所正式發布熔斷基準指數為滬深300指數。分別采用5%和7%的熔斷值,從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希望通過該機制的施行能夠控制住當時市場不景氣的現象。
當市場下跌到5%時,市場將暫停交易15分鐘,15分鐘后恢復交易。如果恢復交易后交易繼續下跌至7%,當天將停止交易并提前平倉。結果系統實施當天大盤跌到7%,所以提早收盤。
指數和個股都存在熔斷機制,原因是一樣的。有人會把熔斷機制和起伏系統混為一談。都是利用設置好的價格來控制上下限。不同的是,熔斷后市場停止交易,而限價只由限價設定,并不停止交易。
讓我們以漲停板為例:漲停股票不能買不是因為沒有交易,而是因為當股票是漲停時,買的人太多,賣的人太少,導致交易量急劇下降。這不是停止或暫停交易,所以熔斷和限價系統有本質區別。
2016年,中國首次實施大盤熔斷機制的制度,但沒過幾天就取消了。也許是生的不是時候,還有提升的空間。這也讓很多人看到了熔斷機制的不足,但是在以后的股市中,相信熔斷機制會更加完善,進一步適應規則。
關鍵詞: 大盤熔斷機制 大盤熔斷機制是什么 股市熔斷 股市熔斷是什么意思